“小人”一词,在《论语》中出现24次,其中多数是与“君子”对举。
在春秋战国时期,“小人”的指称和使用,大致有以下几种:
相对于位尊者的自我谦称或卑称。如《左传》记晏婴谢绝齐景公为其更换旧宅,说:“小人(之宅)近市,朝夕得所求,小人之利也。”贵为上卿和辅国大臣的晏婴,在国君面前还是谦称“小人”。也是记载在《左传》里,叔孙氏向冉求打听战事计划,冉求回答说:“君子有远虑,小人何知?”其所说的“君子”,是指当时鲁国的执政者季孙氏,冉求是他的家臣,故在此自称“小人”。甚至孔子也曾以“小人”称呼自己,《礼记》中记鲁哀公向孔子问礼,孔子谦逊地说:“丘也小人, ……阅读全文